“超限效應”與班級管理

[日期:2016-03-11] 作者:德育處 1840 次瀏覽 [字體: ]

暑假期間,我閱讀到這樣一個小故事:美國著名幽默大師、作家馬克·吐溫年輕時去教堂聽牧師演講,起初牧師鼓動性很強的演講打動了他,他很受感動,準備捐一些錢。十分鐘過去了,牧師還沒有講完,馬克·吐溫有些不耐煩了,但他還是耐著性子聽,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十分鐘,牧師仍在滔滔不絕地講著,這使他十分反感,決定一分錢也不捐了。到牧師終于結束了冗長的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由于氣憤,不但沒有捐款,還從盤子里拿走了兩元錢。

 這雖是個小故事,卻帶給了我很大的觸動。馬克. 吐溫為什么最后會氣憤,不僅沒有捐錢,反而拿走了兩元錢呢?顯然是因為牧師講的時間太久了,馬克·吐溫對牧師的講話產生了逆反心理。牧師的話無論如何動聽與感人,但如果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嘮叨個不停,仿佛一下子要把人的耳朵灌滿似的,再耐心的人也會心生厭煩。想必,這個故事是想告訴我們講話一定要有所控制,如果講得過多過濫,效果反而不好。這就是古人所說的“物極必反”。這種由于受到外界刺激過多、過強和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從而產生逆反心理或反抗的心理現(xiàn)象,稱之為“超限效應”。

 “超限效應”在社會生活的許多領域都隨處可見。在班主任的班級日常管理工作中也屢見不鮮,而我們卻不以為然,把它看作再正常不過的事,至少我曾認為自己“苦口婆心”、諄諄教導是為了學生好,學生會從老師的再三囑咐和訓導下認識錯誤,改正缺點,規(guī)范言行,而結果卻適得其反。如,有些學生總是小錯誤不斷,似乎成了“犯錯專業(yè)戶”, 你前腳剛剛語重心長地批評教育了他,他也“態(tài)度端正”地認了錯,并保證以后不再犯錯誤,然而后腳就又有同學來告他的狀,他又出了紕漏。多次的批評教育仍沒使其“改邪歸正”,老師的辦公室成了他進進出出的場所。這無形中使得班主任對這些總犯小錯誤的學生產生了偏見——屢教不改,不求上進,無可救藥。是什么原造成這種結果的哪?原來是因為老師批評得次數(shù)太多了,學生對老師的沒玩沒了、機械重復的批評教育已經有了“抗藥性”,令其反感,根本沒把老師的話當著一回事,這就是“超限效應”的消極影響帶來的后果。             

 學生犯錯誤后,本來的心理是對自己的錯誤有一定的內疚感,通過老師的批評教育,點化引導,有改正缺點錯誤的思想意識。如果老師總是提醒個沒完沒了,甚至一而再、再而三的批評,這反而會使他變得很反感,認為老師不信任自己,從而拒絕老師的教導,到最后不僅沒有認識和改正自己的錯誤,還可能犯更多更大的錯誤。作為班主任,應該盡量避免超限效應在教學管理過程中的出現(xiàn)。不但是在批評學生中不能出現(xiàn),同樣在上課教學過程中也不能出現(xiàn)。下課拖堂、班會課上嘮嘮叨叨,而學生嗤之以鼻,不理不睬就是典型的超限效應。

 批評教育學生時要把握“犯一次錯,只批評一次”的原則,千萬不要對同一學生的同一件錯事,重復同樣的批評。如果一定要再次批評,也千萬不要重復同樣的方面、同樣的角度、同樣的批評語句,應該換個角度進行批評,講究批評的技巧性、藝術性,這樣學生就不會覺得同樣的錯誤一再被“窮追不舍”,厭煩心理、反抗心理、“頂牛”心理就會隨之減低。學生畢竟是學生,他的身心發(fā)展是一個從低級到高級、由量變到質變的連續(xù)不斷的發(fā)展過程,他在受到批評之后,需要一段時間從心理上、情感上、理智上進行感悟、反思,從而從內心自覺接受老師的教育,而此時如果受到重復批評、反復指責,就會對教師的教育產生厭煩、逆反心理,消極地認識自己的錯誤,教育效果也就大大減弱。因此我們在教育學生時要把握好“度”,掌握好分寸和火候。在運用處罰手段時要注意適度、及時、公正原則,不小題大做,不重復批評,不老賬新賬一起算。對班里的每一位學生要一視同仁,不偏不袒,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要充分發(fā)揮學生自我教育、自我反省、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作用,防止“超限效應”的出現(xiàn)。對于學生的表揚也不能搞“廉價”,否則也將導致“超限效應”。

 教育教學實踐中,“超限效應”不論是給教師的日常教學,還是給教育工作者的科學管理,都引發(fā)了不同程度的負效應或零效應。因此,作為班主任非常有必要在教育教學和工作管理方面警惕“超限效應”帶來的消極影響,在任務分配、作業(yè)布置、日常管理、批評表揚、班級訓話等諸多方面要注意不要超過學生可接受的限度,從而使班級管理更具有科學性、有效性。否則不僅達不到教育的初衷,而且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