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煉成果,撰寫論文”復盤研討會—李春燕名師工作室第六次研討活動
[日期:2022-04-06] | 作者:教科室 1339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2022年4月1日上午8點半,成都雙流中學實驗學校李春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名師工作室開展了以“復盤:如何提煉成果,撰寫論文”為主題的研討活動。
本次會議由工作室導師李春燕老師,基于“教”與“學”方式變革的研究性學習課程,為我們開展了撰寫研究性論文的專題講座。李老師主要是從“寫什么”和“怎么寫”兩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解讀。
首先是“寫什么”。李老師強調,我們尋找有價值的故事要用心,應做到:1.用心觀察事物,要細心地注意到事件的發(fā)生。任何一個普通的事件,只要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都會有新的發(fā)現。2.用心分析事物,發(fā)現事物內在的邏輯關系,最忌諱的就是用常規(guī)的心態(tài)去看待那些常規(guī)的事件。3.用心地寫,舍得放棄休息娛樂時間,坐下來一個字一個字地把這些故事變成文字。其中,李老師還舉了曾參與白河課題組的學生發(fā)展、后期變化的案例,說明了老師應如何“用心觀察”、“用心分析”教學中平常的事例,去尋找有價值的寫作素材。李老師強調,找到一個可以寫、值得寫的教育故事后,怎樣才能把握住這個故事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呢?重點寫什么?也就是說,在一個故事的方方面面,我們選擇哪一部分進行強化處理,精彩生動地呈現給讀者,其實也就是要求我們要會提煉主題,李老師還專門強調了在寫的過程中,需要有主題、有思想。即是要先有思想、有理念,再去落實,要尋找論據支撐,運用金字塔思維,從上往下走。李老師以綜合實踐的科研論文為例,建議大家可以思考:對比傳統(tǒng)教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能帶來什么好處;相比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具體實施能培養(yǎng)、提升學生哪方面能力;相比傳統(tǒng)的的“教與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具體實施如何改變學生“學”和教師“教”,通過這樣的的金字塔思維來統(tǒng)領論文的寫作。
關于“怎么寫”的問題。李老師首先教會了我們使用3種方法幫助我們去判斷一篇論文的價值。即:1.有無能引發(fā)思考的明晰的事實。2.有無新的認知,能否提出新的觀點或方法。3.觀點無明顯的新穎性,但探討的話題具有較高的實踐價值,則看資料是否可靠,推理是否嚴密,方法是否科學,表述是否規(guī)范。李老師強調,在寫論文的時候,作者不能回避以下問題:即對事實的描述是否是數據化的?各種數據之間有無邏輯聯系?這篇論文最主要的觀點是什么?有無獨特性?所提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應用上有什么好處?這些好處在哪些條件下才能成立?這篇論文最主要的缺點或局限是什么?除此之外,李老師還為我們詳細說明了論文的內容和格式要求,并以工作室成員的論文為案例進行現場分析、修改,具體、形象地說明了摘要中需要體現為什么做,怎么做,和結果,標題的內容應包含范圍、對象和方法。
在總結環(huán)節(jié),李老師再次強調了論文撰寫應遵循的寫作步驟,1.提出問題;2.文獻綜述;3.設計研究框架,選擇研究方法;4.收集數據,分析數據;5.得出研究結論,評估結論價值;6.撰寫并完善論文。
專題演講結束后,學員們進行了論文的自我修改、交流和分享。
通過今天的學習,工作室成員在提煉成果,撰寫論文方面有了很大的收獲。
(文 馮莉/ 圖 馮莉/ 一審 李杰 李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