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雙中實驗 風景這邊獨好——成都雙流中學實驗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風采紀實
[日期:2017-03-15] | 作者:教科室 2417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三月的春風,吹綠了柳梢的顏色,燕子的呢喃,帶來了明媚的韶光。暖意盎然的成都雙流中學實驗學校綜合實踐活動彭鎮(zhèn)種植基地,正迎來一年一度春耕忙碌的時節(jié)。勞動與技術課題組的老師既帶領學生在基地試驗田里鋤地、撒肥、播種,上起了“春耕課”;又帶領學生在田間里觀察、記錄、分析,上起了“探究課”。
在雙中實驗,這樣“接地氣”的探究課程并不單單只有蔬菜種植。師生們可以帶著對科技的熱情去研究水火箭的制作和發(fā)射,也可以帶著對美食的喜愛去探尋舌尖上的黃龍溪,既能出于環(huán)保的意識為白河生態(tài)系統(tǒng)及治理建言獻策,亦能自發(fā)設計雙流城區(qū)雙語地圖及宣傳冊……多姿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突破傳統(tǒng)課堂時空的實踐、發(fā)現(xiàn)與探索,是創(chuàng)新能力的激活、釋放與展現(xiàn)。
緣起
教育要跳出“框框”,打造新模式
為什么要十幾年如一日地堅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雙中實驗的回答擲地有聲:這既是順勢而為,也是理想使然。
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留給學校較大的課程開發(fā)空間,鼓勵學校和教師積極開發(fā)并合理利用校內(nèi)外各種課程資源。在這樣的課改趨勢下,雙中實驗如何借助時代趨勢,打造特色鮮明的課改體系,真正激活學校的內(nèi)生動力,這成了學校創(chuàng)辦者、現(xiàn)任校長高志文久久思索的問題。
在高志文校長看來,中國基礎教育雖然長期倡導素質教育,但是多年來,素質教育在倡導過程中并沒有取得根本的突破,始終在應試的軌道上運行。如何借助課改的契機,跳脫“升學考試”的框框,打破“國家基礎學科課程”單一化的局限,還學生、教師和教育真正的自由活力,雙中實驗也許可以去努力探索出一套可供借鑒的素質教育模式,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也許是撬動這套模式的有力杠桿。
探索
課程要連接書本與生活,實現(xiàn)知行合一
讀萬卷書,獲滿腹經(jīng)綸;行萬里路,悟知行合一。
要實現(xiàn)知行合一,就得打通書本與生活。雙中實驗做的初步嘗試,就是改革單一的國家基礎學科課程結構,系統(tǒng)開發(fā)校本課程,確定國家基礎學科校本化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選修課程、德育課程、學校文化隱性課程這五大功能互補的校本課程體系,并將綜合實踐活動活動課程開發(fā)定為校本課程體系建構的重點。
課題化實施是雙中實驗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顯著特征。首先,學校各類綜合實踐活動課都是圍繞解決某個問題或完成某個任務進行,而不是圍繞學科知識體系進行的。所謂課題化就是把學校各類綜合實踐活動都設計成課題進行管理和實施。即在活動領域中去發(fā)現(xiàn)有意義的問題(提出要完成的任務),通過對問題(任務)進行分析界定,確定出要探究的課題,通過學校“三級課題”研發(fā)機制,對每個課題進行管理和實施。每個課題的實施過程都要經(jīng)歷“提出和分析問題——對結果進行猜想——確定方法制定方案——實施方案進行探究——數(shù)據(jù)(材料)分析整理——回答猜想”的過程。其次,學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都要體現(xiàn):設定教育目標、確定研究內(nèi)容、制訂活動方案、管理活動過程、評價過程和結果幾個要素,而不是一個泛泛而談的活動。
之所以要用課題化管理的方式開發(fā)建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用高志文校長的話說就是,“使活動課教育目標明確,實施過程落實,并突出培養(yǎng)學生自主(個性化)學習和師生、生生合作學習能力,綜合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進行初步的科學研究的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真正讓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發(fā)揮實效。”
在十多年的摸索過程中,雙中實驗逐步確立了包括問題研究類、勞動與技術類、社會實踐類和信息技術在內(nèi)的“四大類十二序列”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體系,并鼓勵師生在這個課程體系下根據(jù)興趣自由選報研究課題,開展形式多樣的研究學習。
執(zhí)行
活動要全員參與,常態(tài)化實施
成功的課程改革,三分靠體系建設,七分靠管理執(zhí)行。雙中實驗為了促進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能全員參與、常態(tài)化實施,建立了三級課題管理體系:
一級是學校成立總課題組,校長任組長,分管副校長任副組長,有關科室主任、教研組長及主研教師為成員。總課題組負責制定學校綜合實踐活動開發(fā)及實施管理的總方案,明確開設活動課總的指導思想、課程目標,對課程進行界定和分類,指明課程資源及實施途徑,提出課程設計,實施及成果總結的規(guī)范化要求和課程開發(fā)的組織機構及人員職責,建立評價及獎懲機制。
二級是學校分別建立了“分學科小課題和跨學科綜合課題”“小組研究性學習課題”“勞動與技術課題”“社會實踐課題”“信息技術課題”“國際理解課題”六個二級課題組,分別負責各類主題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二級課題組分別由相關學科組長、備課組長、參研骨干教師組成。
三級課題由班主任和學科老師負責開發(fā)并實施。具體地說分學科小課題主要由各班學科老師負責,跨學科綜合課題由當天外出的幾個班相關學科老師和班主任負責,社區(qū)服務、職業(yè)體驗、勞技則主要由班主任負責。
“綜合實踐活動課該怎么上?”雙中實驗建構了“三階段六課型”及其教學流程?!叭A段”指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過程的準備階段、實施階段、總結階段;“六課型”是根據(jù)“三階段”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nèi)容,設計了“課題生成課”“方案交流課”“方法指導課”“中期診斷課” “成果整理課”“匯報展示課”六種課型。教學流程體現(xiàn)了師生在生成主題、組建研究小組、制定活動方案、實施活動方案、整理初步成果、成果交流與展示等基本環(huán)節(jié)中的活動目標、任務、資源等要素。
成效
學生教師雙受益,形成典范效應
雙中實驗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展至今,成效如何?學生更有發(fā)言權。
八年級14班的周煜軒同學說,“學校的一系列綜合實踐活動,讓我們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走進生活,讓我們深刻感受到,原來學知識不僅僅是在課堂和書本中,其實我們身邊有太多太多的問題值得去探究。這些活動很好地培養(yǎng)了我勤于思考、勤于動手實踐、大膽質疑的意識?!本拍昙?/span>14班的蘇夏同學是iPhone手機研究小組的成員,他覺得:“小組研究性學習不僅要進行實踐研究,還要做統(tǒng)計分析,寫出研究報告,最后要通過PPT的形式匯報成果,這個過程中讓我們既掌握了很多研究工具和方法,也提高了團隊合作、溝通交流等綜合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課更是培養(yǎng)出很多小發(fā)明家、演講家和小作家,他們在各種比賽中取得驕人的成績。近五年,雙中實驗學生參加全國和省市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有4500余件作品獲獎,羅仕勇、雷宇航等同學的12項研究成果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一等獎;學生機器人研究小組先后榮獲全國冠軍、亞太地區(qū)冠軍、VEX世界機器人錦標賽冠軍;338項學生發(fā)明獲得國家專利證書;少年作家萬億初中三年出版4部長篇小說;鄭惟桐成為四川棋壇歷史上首位象棋特級大師;葛思嘉、史玥晨、陳麗酈分獲“CCTV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四川賽區(qū)冠軍;綜合實踐活動課題《關注水資源,保護母親河——雙流白河水體污染現(xiàn)狀調查及治理建議》的系列研究成果被英國友好學校海布里奇中學帶到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上展示交流,受到英國 BBC 廣播公司的高度關注。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fā)與實施過程中,教師的角色觀念發(fā)生重大變化,課程意識增強,課程研發(fā)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有力地促進了教師的專業(yè)成長。付兵、李春燕、何鐵等一批老師迅速成長為全國綜合實踐活動領域的專家和名師,目前學校現(xiàn)有高級教師71名、一級教師109名、外籍教師5名,獲得省市勞動模范、特級教師、優(yōu)秀教師、優(yōu)秀班主任、教育專家、學科帶頭人、優(yōu)秀青年教師、師德百佳以及縣級各類名優(yōu)教師殊榮共計234人次。學校獨立申報的課題《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fā)與實施研究》,成功立項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6年度重點課題,可謂是四川省首屈一指的先例。談及這些殊榮,高志文校長倍感欣慰:“能得到教育部門的認可,說明我們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具有典型意義。從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之初,我們的目標就是形成一套可供借鑒的模式,事實證明,我們做到了。”
展望
期待縱深化發(fā)展,體系更完善
成都雙流中學實驗學校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領域不斷開疆拓土,“我們要開展更深入的研究,整合課程體系,實現(xiàn)課題的序列化,提高質量,并建立健全評價機制。真正做到延伸學校教育,銜接社會教育,打造多維度、多層次的青少年大教育格局,全過程、全方位、全員育人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體系,真正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創(chuàng)新、引領和示范效應。”高志文校長語氣堅定,目光深沉。
期待這位教育領域的理想主義者,能以夢為馬,帶領雙中實驗奔騰不息,趟出一條素質教育的嶄新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