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東坡足跡,品詩意人生
[日期:2024-01-03] | 作者:2026屆10班 雷煜可 504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一尊孑然屹立的雕像,透過云層,望向遠方大地;他挺立的背影在霧靄中,依然清晰;他手持書本,眺望大地與天空;他負手而立,似乎無所畏俱。
我努力撥開云霧,試圖追逐遠方的蘇東坡。蘇東坡青年喪父,在與弟弟將父親的靈柩扶回老家安葬時,路過成都時,遇江水,寄住于成都西郊清水河畔。這里風景雅致,世風崇文。萬花老人是蘇東披的好友,他在歷花莊種了百畝花田,以迎接這位朋友。蘇東坡曾在這里焚香會友,舉酒賦詩,并為當?shù)厥孔又v學。臨走時,他還自掏腰包在清水河上修了一座青石拱橋。后來人們將這座橋取名為“蘇坡橋”,將會友講學的涼亭命名為“東坡亭”,以紀念蘇東坡。
我曾去過那萬花莊中的舊亭,似乎仍見他們坐在亭中,東坡手持酒杯,任眼淚縱橫。淚光中,不僅有萬花老人的身影,也有蘇東坡父親微笑的模樣。
追逐他,讓我發(fā)現(xiàn)即使在喪父的至暗時刻,蘇東坡掛念的依然是天下蒼生。蘇東坡壯年被貶于黃州,那時的他窮困潦倒,幾乎無處可去,無錢可用。在朋友的接濟下,他開始種地生活。在黃州這個窮鄉(xiāng)僻壤,他開墾土地,播撒種子,為填飽肚子辛苦勞作。那時豬肉價廉,而大戶人家食牛羊,百姓不知道如何烹煮豬肉,好吃而又喜鉆研的他用小火慢烤肉骨,至酥脆又不柴時撒上調(diào)料,味美極了。東坡肉也是這位先生所發(fā)明,受其影響我鐘愛這道菜。這道菜的做法雖簡單,但在人們眼中,那可是他不畏艱難,在低谷中創(chuàng)造快樂的真實寫照。
我看見他撥開官場的層層迷霧,微笑面對生活。“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生活,自是一種心氣,一種境界。當年蘇東坡從成都出發(fā),開始了他云譎波詭的仕途之旅,自此之后,再也沒有回來,但這并不影響我內(nèi)心對他的崇敬。
我尋東坡亭,食東坡肉,將在這條路上筆直前行,去追逐他的“我愿天公憐赤子,莫生龍物為瘡痏”,追逐他在逆境中的樂觀與積極,曠達與豪放。我似乎撥開了云霧,穿過幽深的歷史長廊,看到了他留下的痕跡。
指導教師:鐘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