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畫輯 |一輪明月,萬般情思

[日期:2024-09-17] 作者:藝術組 次瀏覽 [字體: ]

月亮,是夜晚從地球看到的空中最明顯的天體。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

同一個月亮,古往今來的藝術家們以它為題,進行了無數(shù)次的描繪。

我們在畫面中欣賞著不同時代、不同作者的情思,也看出東西方文化的異同。

對月圖 南宋 馬遠 臺北故宮博物院 

圖繪懸崖秋夜,皓月當空,皓月當空。一人坐磐石。持杯向月。一童捧壺侍立,描寫李白“月下獨酌”詩意。本幅構(gòu)圖左實右虛,遠近高低,布置得宜,運筆痛快流暢,墨色深淺明暗對比明顯。技法十分純熟,顯示明代受馬遠影響的浙派畫風。

松溪泛月圖 南宋 夏圭 故宮博物院 

繪月圓之夜江上游船之景,畫面近端幾桿松枝入畫,枝壯葉茂;江面水平如鏡,寬闊無邊;浩月當空,夜空中照亮著江中小舟前行。全圖大部分空白,卻達到了煙波浩淼,水天一色之意境。

拜月圖 宋 佚名 臺北故宮博物院  

圖繪素月流天,華堂四敞,焚香斂袂,姬侍盈前。堂后樓榭參差,風柳露桃,高下掩映。

嫦娥望月圖 元 佚名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月下墨竹圖 明 朱端 大英博物館

此幅無款,只鈐有”欽賜一樵圖書“一印,此印文是朱端入奉內(nèi)廷后皇家所賜號。圖中所繪湖石與其畫山水筆法同,墨竹學夏昶,用筆稍縱逸,一輪明月掛竹梢,更顯意境清幽。

蘆汀泛月圖 清 董邦達 臺北故宮博物院                       

                                                                                                                                   【信息來源:藝術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