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諾獎得主費林加:創(chuàng)造從未存在過的物質

[日期:2016-10-09] 作者:化學組 次瀏覽 [字體: ]

北京時間105日下午,65歲的伯納德·L·費林加得知自己獲得了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現(xiàn)場電話連線時,他說:“我很震驚,我不知道該如何描述,因為這太令人驚訝了。我很榮幸也很激動?!?/span>

在亞歐大陸另一端的中國,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副院長曲大輝也以為這只是平淡的一天。直到他在開車時,接到學校宣傳部的電話,邀請他解讀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獲獎成果。“當時我就想,會不會是分子機器獲獎了?”他說。很快,他的愛人在網上查到了消息——獲獎領域是“分子機器的設計與合成”,而他的導師費林加正是三位獲獎的科學家之一。

20067月至20091月,整整兩年半的時間里,曲大輝在荷蘭格羅寧根大學,跟隨費林加教授從事博士后研究。在他的眼里,費林加是一位非常隨和、幽默的長者,常常端著一杯咖啡來到學生們的休息室,和大家一起暢談工作和生活。

據費林加的另一名中國學生,目前也已回國的王教授說,費林加總是充滿活力、富有激情。每天早上,他都騎自行車上班,還騎得飛快。

有一次,曲大輝很好奇地問他:“本(費林加),您這么忙,常年要在各個地區(qū)之間飛來飛去,是如何保持充沛體力的呢?”費林加趴在他的耳畔說:“這我可得悄悄地告訴你,在會場上,我偶爾也會瞇一會兒,合理地利用時間讓自己休息!”

他還知道“不到長城非好漢”的說法,曾對幾位中國朋友說:“我一定要去一次長城,做一回中國的好漢!”

激情飽滿的費林加,卻從來不乏對他人的耐心。一次組會上,有個荷蘭小伙子半天憋不出一句話,有的學生不耐煩了,費林加卻一直平靜地聽他講完。

如今的費林加,憑借分子馬達的工作名揚全球。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在另一個領域——有機不對稱催化上,也做出了非常重要的成就。“在科研上,本的思路開闊,又很執(zhí)著。他在課題組所涉及的每一個研究方向里,都做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平?!鼻筝x說。

然而,科研工作畢竟不是一帆風順的。王教授介紹,2009年年底,分子馬達的研究進入低谷。費林加對課題組成員說:“我們目前雖然在低迷階段,但是一定會再沖起來的?!钡?/span>2011年,他們就在《自然》《科學》兩大刊物上各發(fā)表了一篇很有分量的論文。

費林加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也許化學的力量不僅僅是理解,還有創(chuàng)造,創(chuàng)造那些從未存在過的分子和物質?!鼻筝x對這句話深有感觸,他說:“此次分子機器獲獎,是1987年超分子化學獲獎的延續(xù)。諾獎對這一領域一再做出的肯定,讓人們知道,和應用科學同樣重要的,還有基礎科學研究?!薄敖衲甑闹Z貝爾獎,給基礎科研工作者以很大鼓舞。”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楊清正也表示,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與往年相比,“非常化學、非?;A”。當然,以費林加為代表的分子馬達研究者們,一直在探索這項技術的應用前景,雖然目前看來還任重道遠,但是楊清正說:“科學本身就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到了一定程度自然會有突破?!?/span>

“像我們這樣從事基礎研究的科研人員,很多都被問過,你們做這項研究到底有什么用呢?今年的諾貝爾獎證明,依靠興趣驅動的基礎研究,單純地探索未知世界、挑戰(zhàn)人類極限,最終也能得到世界的認可。”楊清正說。